个人信息泄漏常涉行业“内鬼”,北京法院亮剑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2023-08-29 11:41:25
  


【资料图】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伟伦 实习生 徐宗涵

8月2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的审判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2018年以来,北京各级法院共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219件,其中24.6%的案件涉及包括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和财产信息等高度敏感信息。为有效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北京法院系统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行业“内鬼”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同时加强对关联犯罪的纵深打击,从下游切断犯罪的利益链条,并通过立体式普法和研提司法建议等方式延伸司法职能,深入参与社会治理。

据北京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玲玲介绍,不法分子当前多是通过社交软件群、网站论坛等平台买卖或交换个人信息,“爬虫”软件成为收集大量信息的常用软件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相关联,排除买卖、交换等中间环节,39.6%的涉案信息被用于违法甚至犯罪活动,如违规提取公积金或办理信用卡、同行不正当竞争、电信网络诈骗等。

“虽然买卖和交换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要手段,但放眼整个犯罪链条,内部人员泄露信息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要源头。”孙玲玲表示,针对这一情况,北京法院从严从重惩处行业“内鬼”,并重点打击侵害个人高敏及敏感信息、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个人信息、批量个人信息的案件。与此同时,北京法院近年来借助“断卡”行动、打击“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强调全链条打击,斩断下游黑灰产业链。

此外,北京法院坚持治罪和治理并重,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中暴露出的行业监管漏洞,及时制发司法建议,推动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源头减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