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舞者

来源: 哔哩哔哩2023-08-04 16:10:10
  


【资料图】

长吻原海豚,也叫做飞旋海豚,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小型海豚。它们是世界上最小的鲸类之一,成年个体长约米,体重在60-100千克之间。就像它们名字中描述的那样,长吻原海豚的吻部极其细长,背部灰色,侧部浅灰色,腹部浅灰色或白色,但是不同亚种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们有四个亚种:格氏亚种,东太平洋亚种,中美洲亚种以及侏儒亚种。

长吻原海豚喜欢生活在热带海域,它们一般被认为是远洋性海豚,不过不同亚种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格氏亚种分布最为广泛,但不分布于澳大利亚和东南亚;东太平洋亚种分布于东太平洋;中美洲亚种仅分布在中美洲西部的东太平洋海域;侏儒亚种分布于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图上的“whitebelly”海豚即东太平洋亚种与格氏亚种的杂交。

和所有远洋海豚一样,长吻原海豚主要在夜间捕猎。它们主要以中层鱼类为食,也捕食头足类和甲壳类。在夜晚,中层猎物往往会垂直到表层海域,这就给长吻原海豚提供了绝佳的捕食机会。但是,这种捕猎机会也稍纵即逝,因此海豚会优先挑选较大的猎物以满足自身需要。长吻原海豚也可以潜入到200-300米深的水中捕食猎物,它们会监视猎物的活动节律,从而最大限度利用觅食时间。它们时常与真海豚、点斑原海豚、弗氏海豚和金枪鱼等外海捕食者结伴而行,因为鱼群是它们共同的目标。

然而,在一些地区,长吻原海豚并不是那么“远洋”,它们白天在近岸地区休息,到了夜间再离开海岸线前往远海捕食。东太平洋亚种的远洋性最强,它们只在深水离岸地区活动,但是分布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侏儒亚种则表现出一种近岸觅食模式,它们以海岸线地区的浅层鱼类和底栖鱼类为食。分布最广泛的格氏亚种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便是白天会在有遮蔽的浅沙湾和珊瑚礁等海岸地区或岛屿休息,晚上会向远海移动到更深的水域,这一点在红海、夏威夷、斐济等地都得到了证实。夏威夷长吻原海豚被认为在基因上与太平洋上的其他种群不同,它们甚至被分出了6个种群。

长吻原海豚有3种声学交流形式:回声定位、哨声信号以及脉冲信号。回声定位一般用于捕猎与在不熟悉的地区探测环境,哨声通常用于海豚群分散时的群体协调,脉冲信号用来和附近的同类进行交流。在休息时,长吻原海豚保持安静,但在巡游或觅食时,它们的声音活动会增加。非声学交流包括触觉、身体接触等等。展开胸鳍、张嘴点头等动作往往是一些表示威胁的攻击性行为,它们最著名的行为莫过于飞旋的跃身击浪方式,没有其他鲸类会像它们这样旋转着身体跃出水面。这种行为的原因有众多猜测,可能是表达喜悦的心情,可能是传递信息、告诉同类自己的位置,也可能兼而有之。在跃身击浪时,如果背部朝邻近的海豚旋转,暗色的背部面积增加,同时腹部暴露,如果以另一个方向旋转,暴露白色腹部的面积更大,这样的模式关系线索可能作为海豚交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吻原海豚的繁殖季节不受限制,全年交配并表现为滥交形式,个体在几分钟到几周内自由地在几组伴侣之间来回活动。雌性在4-7岁达到性成熟,而雄性在7-10岁达到性成熟。交配前雄性会用自己的鳍状肢触摸雌性的鳍状肢或身体以求爱,交配完成的11个月后雌性会产下幼崽,并且花三年的时间将它抚养长大。

2022年对马尔代夫环礁的长吻原海豚研究报告指出,长吻原海豚也许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它们独特的觅食模式,白天它们在珊瑚礁地区休息时可以将来自远洋猎物的营养物质带回珊瑚礁,海豚群全年居住在环礁泻湖内沉积的氮可能会提高珊瑚礁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并表明这些海豚在为珊瑚礁提供远洋能量和营养物质方面发挥了作用。不过长吻原海豚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东太平洋由于金枪鱼捕鱼业的发展,大批长吻原海豚被渔网困死,成为牺牲品。白天在环礁休息时,也很可能被船只等噪音干扰。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